天下雜誌400期特刊發表



攝影記者陳逸孚攝


天下成長特刊與四支紀實影片捐贈儀式─左起: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南山人壽執行副總黃有彬、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教育部部長鄭瑞城、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總統馬英九

《成長》紀實影片首映會

跨界報導台灣成長72變 王建民、周杰倫勇敢走自己的路

此時此刻,你、我、台灣、全世界,我們都在經歷成長的關卡,

在全世界的衰退中,成長是稀奇的,

失敗的時間多,成功的時間少,該如何發現成長的動力與新方向?

(本報訊)《天下雜誌》於九日(三)舉辦400期特刊發表及《成長》紀實影片首映會,會中邀請到四位成長焦點人物——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群聯電子總經理潘健成、草根臉譜作者沈芯菱同學等 ;人在紐約療養腳傷的王建民,由恩師高英傑教練到場;在世界巡迴演唱的周杰倫,則由兒時鋼琴老師甘博文到場。會場中擠滿近千位關心台灣社會的意見領袖、各級學校校長、教育界人士和一般民眾出席,總統馬英九先生與教育部長鄭瑞城亦蒞臨,在 面對二十年來台灣最重要的一次轉型,一齊啟動台灣成長的力量。

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表示,《天下雜誌》創刊二十七年來,始終秉持積極前瞻的態度,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都推出特別專刊來推動台灣社會的進展,帶動風潮與討論。此次策劃半年推出的400 期「成長」特刊,就是希望透過72個逆境成長的故事,為台灣和年輕人加油打氣,期許大家相信自己的熱情和潛力,只要能夠「誠實面對自己,把力量放在對的地方,」就能找到新的成長契機。

教育部長鄭瑞城感性表示,今天他要代表學校和社會感謝 《天下雜誌》送給台灣一個這麼好的禮物。他體會到特刊和紀實影片中的兩大精神,第一是「萬物皆有可觀」,即使是小人物也有值得學習效法之處;第二,雖然台灣近年來面對不少困境,但是卻能看到更多人發出更多正向的力量,例如《天下雜誌》和此次特刊中報導的人物,一起讓社會向上提升。

雖然油價、通膨、股市問題不斷,但仍撥空出席的總統馬英九表示,「我們不是被嚇大的」,勉勵大家要有信心,而政府也要改善大環境,讓人民可以實現願景。他以「VISPA」來總結他看到特刊和影片中的成長故事,V-Vision (願景)、I-Innovation(創新)、S-Strategy(策略)、P-Passion(熱情)、A-Action(行動),只要秉持這五種精神,相信一定可以順利度過逆境。

四位成長焦點人物中,走過無數低潮依然能東山再起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以「利他就是有用」勉勵大家要做有用的人;台灣文化印記的代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則說,雖然27 年來台灣起起落落,但是「天下始終微笑」,始終積極樂觀、帶著願景往前走;青年創業家潘健成強調,自己不是天才、傳奇,而是因為有好的創業團隊、在台灣這塊好的環境下,才有今日的成就,他期勉現場的許多年輕人,「只要每天很努力把事情做對、做好,一定可以做到。」四人中最年輕的公益青年沈芯菱同學,以「正是因為我們年紀小,所以才要做大夢,更可以小搏大」的一席話,贏得全場的熱烈掌聲,她說,「雖然不能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可以持續做好每一件小事。台灣青少年的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會中並舉行《天下》成長特刊與四支紀實影片的捐贈儀式,由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與 南山人壽執行副總經理黃有彬、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等公益夥伴,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共同捐贈給台灣各級學校及偏鄉圖書館,由教育部鄭瑞城部長代表接受。期許透過這樣的傳播方式,讓下一個世代從逆勢成長故事中,發現自己,找對方向,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最後播放了《天下》此次拍攝四支「成長」紀實影片的其中兩支:「專注—王建民」、「本事— 周杰倫」,影片播畢獲得現場觀眾的熱烈迴響,接下來四支影片也將在各大電視頻道播出,期許這四個戰勝自己的故事,能帶領台灣社會看到新一代的成長典範。

紀實影片一

洋基投手王建民:要等退休時,才能看有沒有成功

六月五日,王建民在洋基主場投了四點一局丟掉七分,被教練換下場。走下投手丘的那一刻,全場四萬多人的噓聲席捲而來,令人窒息難耐,究竟王建民如何不受球場上四萬球迷掌聲和噓聲的影響?

六月六日,王建民受傷的前十天,在洋基球場休息區,獨家接受《天下雜誌》專訪。這是王建民首度授權媒體拍攝紀實短片,《天下》貼身採訪一週,並專訪到史坦頓島隊總經理珍‧羅傑斯(Jane Rogers) 以及《沉默的王牌》作者之一彼得‧亞伯拉罕(Peter Abraham)。

被台灣駐美的媒體朋友戲稱「王董」,王建民總結站上投手丘的滋味,就是「有榮譽」。

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沒有。」

覺得自己最明顯的人格特質?「沒有什麼表情。」

會煩惱什麼事嗎?「不會。」

掌聲也好,噓聲也好,無論再光榮的喝采、再煎熬的局勢,王建民總能把這些雜音和壓力摒除在外,專心地面對下一個投球。投球那一刻在想什麼?「想讓打者出局,」王建民說。

從台南到紐約,從竹竿投手到台灣之光,這一段路,王建民準備了十六年,王建民其實很不習慣「台灣之光」的稱號,他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個愛打棒球、做好本分的球員。他跨越世代和文化的藩籬,超越立場的認同,《時代雜誌》2007 年選出「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王建民和胡錦濤、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並列榜中,因為「只要王建民上場投球,台灣人就將政治恩怨與私事放在一邊…一起為他加油。」

當過去的「高成長」不再、當成功被簡化、 「速食成功」成為一種流行之際,我們期許這72個逆勢成長的故事,所展現的 勇氣與堅持,

能夠協助企業、社會、個人,重新找到自己的座標,發現台灣的核心價值、找到成長的動力。

紀實影片二

流行音樂小天王周杰倫:我是一個貪心的藝術家,一切,全都給你們了,不要說我沒有改變

八年來,華語流行音樂的主旋律是周杰倫,而「亞洲小天王」的封號,只能代表他未滿三十的年紀,卻已不足以象徵他在娛樂界的全面影響力,周杰倫的真本事打哪兒來?他光環的底下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

為了尋找這個時代的聲音,在 奧運盛大開幕前北京最後一場大型表演,《天下雜誌》在周杰倫「動感地帶 我的音樂地盤」演唱會,首度進入以往從未有媒體拍攝過的演唱會後台,在補妝更衣的三分鐘內採訪周杰倫,「在舞台上的感覺,就很興奮很興奮,想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讓大家看到我有進步,」他說。現場六萬人擠爆了工人體育館,儘管搖滾區門票近7,000 元台幣,但依然不乏和父母一同前來的稚氣學童,跟著唱「聽媽媽的話」。

對應他給人的印象:音樂很屌、個性很酷、十分孝順,緋聞無邊,周杰倫的「有才」和「不張揚」,才是深深吸引歌迷的關鍵,就連《天下》成長400特刊周杰倫版封面,也是由他本人坐在總編輯旁,一張一張挑選出來,他選了一張身穿淺灰色毛衣的側臉照片,認為最能代表自己。周杰倫的低調內斂,也反映在他的髮型上,過去額前的瀏海長過眼睛,是為了避開直視的眼睛。但他現在瀏海變得比從前短,讓人可清楚的看到他的眼睛。

要周杰倫用一句話形容自己,他說了「好勝」兩個字。「他很拚命,每一分每一釐都很介意。」經紀人楊峻榮指出,不夠好的東西他絕對不肯拿出來。「他很念舊」,八年來,從阿爾發到杰威爾的團隊一直不變,夥伴口中暱稱他「我們家的藝人」;同事們都知道,帥跟屌是周杰倫的最高指導原則,永遠只願意呈現完美的成品給別人看,無論是音樂、電影、舞步還是小魔術,「他絕對不會讓你知道他到底在家苦練了多久!」擔任宣傳經理的張藍云說。

好勝所以成功,周杰倫除了天賦還有拚勁。他對現在的自己很有自信,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因為很多元,什麼歌都能寫。可以寫和費玉清合唱的『千里之外』,也可以寫給江蕙唱的『落雨聲』,」搖滾的、抒情的、講孝順的、諷刺狗仔的,菜色多到講不完,「我是一個貪心的藝術家,一切,全部都給你們了,不要說我沒有改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