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本報訊】第五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今(20)大倉久和大飯店(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3樓)舉行,主辦單位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完善的兒童醫療照護是保障兒童生命的重要防線,這也是基金會不斷努力改善兒童醫療的硬軟體設施及環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第一線兒童醫療工作者的用心付出,醫療技術就無法持續發展往前邁進。「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設立,希望讓大眾更清楚的看到他們值得學習的行醫態度,鼓舞更多兒童醫療工作者。

吳春福提到台灣兒童健康在臨床和研究上都有享譽國際的表現,這些成果不僅能突破治療上的困境,亦能獲得國際的重視。例如得獎人許文明醫師發起的「神經母細胞瘤團隊」在世界神經母細胞瘤尖端研究學會中,在歐美日這些醫療頂尖國家成員中,九項大獎就囊括了三項。此外台灣也是世界第一個採用大便顏色卡篩檢出膽道閉鎖的先例。

第五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者分別為:「終身貢獻獎」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李慶雲、「中流砥柱獎」謝凱生(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兒科新銳獎」陳世翔(林口長庚兒童血液科主治醫師)、「兒童護理獎」莊小美(台東馬偕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兒童護理獎」王亞蘭(台大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病房護理師)、「醫療團隊獎」台東基督教醫院行動早療團隊,以及「焦點貢獻獎」許文明(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

頒獎典禮中,特別設計了兒童醫護真情時間,主持人李晶玉和得獎者暢談他們投身醫療的歷程中的精彩故事。

台灣疫苗發展史,奉獻疫苗研究46
李慶雲教授是國內自行研發疫苗的第一人,率先拿自家人進行「人體試驗」。儘管李氏疫苗成功,但隨著國際局勢變動,李氏疫苗在缺乏研究經費的贊助情況下,並未發揚光大。台灣疫苗之父對此難掩遺憾。

李慶雲教授用雙手觸摸病患、診斷疾病,有時甚至比超音波檢查還準確。李慶雲教授表示,現今的醫學生在英文與儀器操作有優異的能力表現,但反而忽視基本的聽、摸、觸、診,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必須「從頭開到腳」的小兒外科
許文明醫師提到別人不會做、不想做、不敢做的事我去做了,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如果沒有盡力的話,是對不起病患,

對於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與研究,讓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體認到:並不是很會開刀、就代表能提供這類患者最好的治療。因為在小兒科,很多處置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必須要更加小心。
另外,雖然這幾年對於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標準程序沒變,卻因為我們團隊的介入,每個病人有專屬的個管師,讓病患少走冤枉路,可以做即時性的檢查與治療,所以預後大幅改善。

堅持每天看診,風雨無阻
謝凱生醫師說:「若一周只有固定幾個門診,家長就只能在那幾天排休,長久下來,對家長也會造成困擾;為了減少家長麻煩,每天都有安排門診,家長要何時來都可以就診。」凡是謝醫師的病患,一定曾收過謝醫師的名片。

謝凱生醫師在實習時曾經整個7月至12月都沒踏出醫院一步,也曾經在颱風夜為了應急診摔斷腿,至今還留有後遺症。

招牌微笑,幫助重病的孩子用歡笑突破病房的寂靜
治療兒童癌症,醫師還必須掌握治療感染、腸胃炎、肺部疾病等能力,及時的處理併發症。面對死亡這門功課,陳世翔醫師還在摸索、學習,往往此時更能深刻感受團隊的重要性,醫師仍得扮演值得病患依靠的角色,試著聆聽、減少病童苦痛,並適時地透過護理人員傳達、溝通,緩解家屬的焦躁情緒。

陳醫師有位小病人,不喜歡他人的碰觸,且在沒睡飽時就心情不好,所以陳醫師都會用小孩子的方式和他說話,藉此表達關心與進行治療。例如:「老大我來了、我要聽蟲蟲在你肚子裡的哪裡、還沒睡醒啊,那等他醒來我再過來、小的先告退了」等等。

堅守後山唯一照護急重症病患與早產兒的單位
只要是018歲的孩子,不論生了什麼病,接受何種外科手術,只要病情嚴重到需要24小時進行監控,都是莊小美護理師照護的對象,包括早產兒、接受心臟手術者、罕見疾病者等等。特別是被棄養孩子出院後的安置,莊小美護理師也責無旁貸。

莊小美護理師曾經全程照護一位35週、1460公克的罕見疾病寶寶,陪著媽媽從無法接受寶寶到學會居家照護。寶寶過世時,她為寶寶製作回憶錄相簿。為寶寶的家人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以病患為主,陪伴到最後一刻
王亞蘭護理師看到病童癌末還受這麼多痛苦,令她非常不忍,心中常感到遺憾。因此成立「兒童整合式照護小組」,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均透過私下時間定期舉行病例討論會,並協助護理長規劃在職教育課程內容中,納入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
王亞蘭護理師曾在病房舉辦抗生素蓋子的創作活動,病房的小朋友蒐集五顏六色的抗生素瓶蓋,做為創作的元素,希望打造友善的醫療環境。病童到醫院雖是不得已,但希望讓小朋友多一點快樂,少一點討厭,在醫院就診時也較容易與醫療團隊配合。

早療早好,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即使服務地點位於山巔海湄,總要一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但對團隊成員而言,距離再遠都不減服務的熱忱,因為「早療早好,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語言治療師蕭振民現場分享了一個跨專業治療的案例,團隊第一次見到池上鄉三位面黃肌瘦的孩子,第一件要做的事並不是復健如何介入,而是趕緊設法解決孩子們營養不良的問題。治療過程中,跟著孩子的發展需求,物理治療師、音樂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臨床心理師陸續加入,孩子們從無法說出一個字進步到能夠與同齡孩子相近。這對於團隊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

「孩子若不能來醫院治療,我們就把治療師送到家裡」。不過,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不同,往往需要不同領域的治療師,因此,「行動早療團隊」目前集合了五項領域的治療師,親赴個案童的家提供治療服務。服務的過程中最大困境是缺乏人力,期待更多專業人力的加入,透過跨專業治療的方式,才是後山孩子的福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