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郭芝苑先生-----陳婉真



跨越時空的民族作曲家

他的作品傳唱華人世界,作品的型式有歌劇、管弦樂、協奏曲、鋼琴曲、室內樂、合唱曲、藝術歌曲、流行歌、台灣民謠、流行歌再編、童謠...等,可謂貫穿古今,雅俗共賞,卻又風格嚴謹,阮文池形容是「以天籟之聲,以不同的形式,記錄了由小市民至知識分子,由廟口至音樂殿堂的所有心聲」,是台灣重量級作曲家,華文作品中很多源自唐詩或中國古典小說如「楓橋夜泊」、「涼州詞」、「白蛇傳」,更多來自採集台灣各民族的歌謠特色,包括南北管、歌仔戲、原住民音樂等,如「臺灣弦律」、「臺灣吉慶序曲」、「唐山過臺灣」。
他有很多傳世作品,很多人會唱,卻很少人知道作者是他,例如:「沙漠中的紅薔薇」、「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還有被鳳飛飛唱紅的「心內事無人知」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好歌。至於「楓橋夜泊」、「涼州詞」則被歸納為中國民謠,別說版稅分文未得,連作者是誰都鮮為人知。
他也創作日文歌曲。日文原本就是他從小最精通的語文,他在2007年雖已屆86高齡,還到日本福岡舉辦發表會,日本人稱他為台灣的人間國寶與民族音樂第一人。
他是台灣第一位完成正歌劇的編曲者(「許仙與白娘娘」,1984年。)、第一位發表管弦樂曲(交響變奏曲「台灣土風交響變奏曲」,1955年。)、第一位發表鋼琴協奏曲(1973年完成,1974年發表,由李泰祥指揮。)的作曲家。他並以交響曲「唐山過臺灣」作為感念他的祖先移民臺灣,奠定郭家經濟基礎,讓他得以無後顧之憂從事音樂創作的獻禮;也曾創作「前進!臺灣人」,及二二八受難家屬阮美姝思念父親的「啊!父親」藝術歌曲。
  他對音樂的執著與努力不懈,令很多後生晚輩至為敬佩。他的好學不倦,喜歡買書讀書的習慣至今不變,家中藏書豐富而多元,他並經常發表各種音樂介紹及樂評等論述,一如阮文池老師所說,音樂界像芝苑先這麼愛讀書又涉獵廣泛的人很少。直到90高齡的今日,他依然每天埋首案前創作新的作品;有感於台灣兒童歌曲的欠缺,他近年更加緊創作許多童謠,因此,他的創作時間之長,已在台灣創下空前紀錄。
  郭芝苑先生一生得獎無數,他曾於1938年得到全日本學生口琴比賽第一名;1987年榮獲金曲獎作曲獎;並分別於1993、94年,獲得吳三連藝術獎音樂類、國家文藝獎音樂類等殊榮。
然而,早年因為戰爭及戰後的長期戒嚴等因素,郭芝苑先生的成就長期被埋沒,連他周遭的人也不認同他的孤獨創作方式,頻遭冷落,他卻始終堅定前進,創作不輟,並在1966年第三度赴日研讀音樂。直到90年代他的成就才得到遲來的掌聲,並於80歲生日當天,獲靜宜大學頒予榮譽博士學位。
他的人生雖因為戰亂及政權更替而充滿荊棘,他的音樂卻是輕快優雅,幽默風趣,充分詮釋斯土與斯民的形象與心聲。
  在2011年7月間兩次訪談中,靜宜大學講師阮文池老師全程陪訪。主修聲樂的阮老師在1993年重新認識同鄉的芝苑先,首次發現原來日治時期台灣就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而非如國民黨宣傳的是因為他們帶來一批優秀的人才,台灣才能有今日的繁榮。
他因為認同芝苑先「本土性就是世界性,民族性就是國際性」的理念,1994件起即自願追隨芝苑先,兩人合力巡迴各地演出推廣,介紹芝苑先的作品及台灣本土音樂之美。
他們在苑裡及鄰近鄉鎮召集一些在地人士,組成合唱團,團員中有來自菜市場小販,也有一些家庭主婦、退休老師等,絕大多數沒有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經過芝苑先及阮老師的細心調教,不但在全台各地舉辦多場大型演唱會,也曾遠赴日本;就在訪問過不久,他們還飄洋過海,遠赴美國夏威夷去演唱。
他們不執著於廟堂的演出,反而更重視到窮鄉辟壤去推廣台灣音樂之美;平日的例行練習時,除了在芝苑先的自宅,阮老師也常在他家中,讓合唱團成員們每人帶一樣菜,先用過餐後,即展開練唱,練唱期間,90高齡的芝苑先雖然必需佩帶助聽器,仍然經常親臨現場督軍,仔細聆聽團員的表現,稍有走調或音量大小未符合者,立刻糾正,要團員們重來,他的嚴厲程度令團員們不敢稍有懈怠。
【註:本文是我在2011年7月間訪問芝苑先的前言,全文長約8千字,因為一些不可抗力,遲遲未送請他過目,4月12日驚聞芝苑先逝世,內心萬分不捨,感歎咱臺灣的人間國寶又少了一位。謹以此敬
表哀悼 陳婉真2013.4.16.】
2 ·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