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難懂 文史工作者盼為雞朝正名


2018-02-08╱中華日報╱第B3版╱台南新聞╱林雪娟╱台南
中西區歷史文化豐富,有文史工作者發現在友愛街、國華街口附近地面上的鐵板指引人孔蓋,將附近古地名翻譯為「雞朝」,認為望文也無法生義,失去意義,應翻譯成「雞稠」、雞巢或雞牢;中西區公所指出,這是多年前向中央爭取經費所製作,日後引用文字,會參考各方意見改進。

   文史工作者詹翹表示,「牛稠」即閩南語「牛圈」之意,也稱牛舍、牛欄,或是牛寮,台南縣鹽水鎮義稠里即源自於「牛稠」,如嘉義縣民雄鄉和嘉義市分界的牛稠溪,詩人雅稱虞溪,「虞溪晚渡」即是嘉義市古八景之一。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中,「雞牢」就是雞舍之意,異用字為「雞椆」、「雞稠」,代表當地以前有人養雞,而且是一大群的雞;詹翹指出,依照教育部辭典,應用雞牢通雞稠,但用「雞朝」,完全無法望文生義,也無法了解舊時地名所帶來的意義。

   文史工作者吳宗原指出,他經常為老師、學生等導覽相關區域,「雞朝」位於已拆除的南都戲院旁,指的是當地房舍以竹子插地搭建,狀似雞籠而得名,忠於翻譯,他對外仍以「雞朝」兩字為主,但也有人寫成「雞巢」、「雞稠」,反倒比較貼切。

   中西區公所指出,指引遊覽地點的人孔蓋,是在合併前,由區公所向經濟部爭取經費所設置,當時可能直接以台語翻國語,未考慮相關字義和涵意,日後若有所變動,會先與相關文史工作者討論,希望翻譯能更符合及切合時代意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