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照護團體-攜手跨越憂鬱

(台北訊)當電視、報章、雜誌不斷報導自殺事件、家庭暴力事件頻傳之際,民眾要的其實不是這些令人感傷的事件細節,而是如何重新找到生命裡『真實』與『愛』的連結,要滿足這最深層的需求其實可以從提供一個讓身心安棲的安全角落開始。北市衛生局94年度辦理了98場的心理照護系列團體,陪伴1,165人次的受困於憂鬱情緒或創傷事件的市民們,透過專業、溫暖、可信任的團體活動歷程,被傾聽、被了解、相互扶持,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94年截至11月底共接獲1,013通心理諮詢電話中,經常遇到陷入心理困境的民眾求助,有:『長期依賴藥物,身心狀況卻始終無法改善,難道我只有不斷增加藥物劑量的唯一選擇嗎?』、『為什麼責?與嘲諷都針對我而來,好像我無論如何做都不對!我己經盡力了,還要我怎樣呢?』、『我有問題嗎?為什麼我會這樣想?難道沒有人跟我一樣嗎?』等。這些問題反覆出現在情緒受困的民眾的腦海中,憤怒、無助與失望的情緒只能潛藏在內心,找不到為自己解套的方式。

為了及早發現並協助民眾走出身心困境,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自93年度即開始試辦『心靈照護團體—社區高危險群民眾團體諮商/輔導服務』,期能經由團體過程,讓參與者對自我問題有新的領悟並發展出因應策略,增強其面對生活挑戰的力量,進而增強生活能量促成較好之適應,達到減緩心理壓力與心理危機預防之功能。
  
而什麼是「心靈照護團體」呢?一個團體通常有8到12人參與,有1至2位的帶領老師協助參與團體的朋友們,透過團體裡的人際網絡與關係動力,再運用示範、腦力激盪、情緒紓發、肢體展現、價值澄清等技巧,來協助參與者調整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因應模式,提昇個人功能與生活適應。雖然民眾剛剛參加團體時,難免會因對團體運作狀況不熟悉或需分享個人內在議題而焦慮不安也會擔心保密的問題,但等到熟悉團體運作模式並建立人際網絡後,就能安心地參與了。

根據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統計,參與團體的市民主要是30-50歲成年已婚女性,教育程度普遍高專以上,職業多為家管或服務業,且多數因長期憂鬱病症或受創傷事件影響其身心與生活功能,她們深受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及親子關係等困擾。這樣的參與狀況也驗證了相關研究的結果:女性遇有心理危機之求助動機較男性強,亦較願意採取改變行動,且男性若遇心理危機事件其自殺成功率高過女性。本局心衛中心觀察到男性潛在心理需求容易被忽略,因此特別呼籲男性市民自我心理健康管理,正視心理困擾與心理危機,並主動採取預防措施。

對於深陷情緒困擾或心理危機的民眾來說,參與心靈照護團體是醫療模式外的另一種選擇。94年度參與衛生局心靈照護團體的參與者,相當肯定團體歷程為她們帶來的正向經驗,並期待衛生局能多舉辦此類團體服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願意成為心的守護者,等待需要者的回應,明年度仍將持續辦理此類團體服務,期待能將關心傳遞予需要者,聯結更多生命未來無限的可能。(請逕洽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3393-6779#11或聯結心衛中心網址:http://mental.health.gov.tw/查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