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政困難,經費要這樣用嗎?--談政府補助

(本報立法院訊)為了突顯地方文化特色及發揚傳統文藝精神,近年來各地文化館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政府經費大筆撥出,但是卻常常遭受質疑使用效率低,淪為蚊子館。立法委員黃偉哲針對接受政府補助的地方文化館計劃,指出部分文化館不是無人想參觀,而是根本就不開館,遂於今(22)日邀集相關單位召開記者會,除了說明補助作業要點之外,也希望這些受補助的館舍應透過監督,有效利用,以免用人民血汗錢建置一個連自己都進不了的地方。

黃偉哲表示,有民眾向他檢舉,有不少文化館、博物館設立後參觀人數寥寥無幾,補助單位往往因此成為輿論痛批的對象;然而有些展示館,並非無人想參觀,而是很少開館,常導致民眾欲前往卻遭碰壁的情形。以雲林農田水利文物館而言,該館於92年12月落成啟用,區域範圍約二公頃建築面積三百餘坪,分室內和室外兩大主軸,不僅有和農具設施模型和文物發展史的介紹,二樓也提供了多媒體簡報室等導覽設備,而這樣豐富且育教於樂的文化場地,土地及經營權屬於雲林水利會所有,地上物乃由水利署花了2550萬元建置而成。該館開放時間只有每月第2週及第4週星期三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也就是說,一個月只開放6小時,連屬於民眾休閒踏青的週休二日也不開館,花大錢建設卻無法收其成效,實為可惜。

黃偉哲指出,相同的情形還發生在文建會以230萬元補助成立的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開放時間每週六9:30~15:00)、高雄後勁文物館(每月第2及第4週週末常態開館),而93年度文建會提供50萬提給予花蓮吉安鄉圖書館設置吉野歷史文物館,名目上為閒置空間再利用,但於經費撥出後卻建議改設地點,所以至今仍在籌備階段,卻變成「利用空間再閒置」。不僅補助單位應為付出的款項做好把關,館方更應評估參觀人潮以作為開館時間規劃,若為館舍工作人員有限,或是館方設備不足而縮減開放時間,改善規劃應有既定行程,才不至拖延影響人民的權益。

因此黃偉哲希望,補助單位必須嚴格檢視受補助單位的執行成效,有必要提出達到應有的營運績效要求,如果這些所謂的蚊子館成天關著門,連蚊子都進不去,這樣就完全枉費所有納稅人的血汗錢,相關單位不得不重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