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台聯反掏空說帖

台聯820「抗通膨、反失血」向經濟部抗議行動說明



問:820向經濟部抗議的訴求是哪些?

答:

1. 反對油電無限制漲價,油電價格必須保障台灣國民的生活需求!

2. 放寬赴中國投資,必須配套投資台灣,不讓資金大幅外流,經濟萎縮!

3. 放寬赴中國投資,不能只圖利大企業家,要照顧勞工就業機會流失問題!

4. 要求經濟部承諾增加台灣投資、承諾跨國公司來台家數、承諾失業率達到3%以下,實現馬英九633政見!

5.反對開放12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設廠,造成技術外流,資金失血! 

問:台聯不贊成自由市場嗎?爲什麼反對油電無限制上漲?

答:

首先油電就不是自由競爭的一般商品,不僅因為電力公司只有一家公營,汽柴油只有中油和台塑,公民營各一家。即使在全部開放民營的國家,油電公司也大多是少數公司壟斷的事業。

而且油電除了是一般民生現在化生活的必需品之外,也是所有生產及服務事業的動力來源,油電一漲,所有的民生消費和生產、服務商品的價格都會跟著「水漲船高」,也就是「通貨膨脹」、「錢縮水」、「錢變薄」!

「通貨膨脹」、「錢縮水」、「錢變薄」不是全民受害,而是小民受害!因為擁有實體資產的人,他們的資產也會「水漲船高」。但是沒有資產的勞工和中產階級,只要通貨膨脹率超過薪資成長率,就會出現「實質薪資負成長」的「薪水縮水」之情形。

所以,除非政府先拿出有效的「促進實質薪資成長」的辦法,否則,我們反對油電價格依照「市場機制」無限制上漲!



問:為什麼我們反對放寬上市公司赴中國投資上限?

答:

為什麼政府要限制上市公司赴中國投資的上限?上市公司是大眾的資金,政府有義務要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如果是獨資的個別公司投資中國是沒有上限規定的。而,上限的比例是以公司淨值來計算,因此,如果公司賺錢,淨值愈來愈高,可以投資中國的金額自然就可以成比例提高,或者是,如果此公司想擴大投資中國,就增資即可依比例增加赴中國的投資,這就是希望企業相對投資台灣。

但是根據政府公布的資料,目前有52家企業已超過40%上限,110家投資中國的比例已經快達到40%的上限,這162家公司大部分到達上限的原因,係因為虧損導致淨值下跌,因此,在投資中國金額不變下,就已瀕臨或超過比例上限,這是典型的「債留台灣錢進中國」!

因此,如果放寬上限,一方面,可為這162家公司解套,造成更多的「債留台灣錢進中國」之陳由豪型的惡例,另方面,也會降低相對投資台灣的政策目標,導致更多資金流向中國。


問:資金大量流向中國有什麼不利我們的後果?

答: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我國核准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累積金額已經達到970億美元,遠高於核准對其他國家投資的574億美元,占台灣總對外投資比重達62.82%。若將對香港及經由第三地轉投資金額保守估計加總,則對中國投資金額佔總對外投資金額比率將更高達80.46%。

雖然國內很多人倡議開放赴中國投資,但是,從過去幾年的經驗,2002年政府開放大部分的產業赴中國投資以來,台灣人民的失業率就居高不下,從2002年的5%以上,到去年3.9%,今年一到六月還是3.87%。這就是由於台灣的投資銳減,經濟活動減少,當然失業率增加。開放企業赴中國投資對部分企業或許有利,但對一般民眾卻不一定有利,企業賺了錢,沒有投資在台灣,就會形成少數人賺錢,一般民眾無法分享,失業率高、實質薪資今年前五明是28年來最大跌幅,已經連續三年實質薪資負成長了。


問:為什麼實質薪資直直落呢?

答:

因為開放對中國投資之後,台灣勞工就必須和中國勞工在同一個勞動市場競爭工作機會,根據勞動市場的「市場機制」,台灣勞工的薪資就沒有上升的條件,甚至開始下降。

不只台灣如此,美國勞工也反對美國政府開放企業到中國投資,搶走美國勞工的工作機會。

根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院今年7月29日發表的報告,由於美國對中貿易龐大逆差,從2001年到2007年,美國減少了230萬個工作機會。失業工人縱使找到工作,工資所得也減少,每年平均收入約減少8146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國消失的工件機會,半數以上是高工資族群,31%為大專畢業,美國製造業聯盟AAM指出,製造業有20萬科學家和工程師失業,下降幅度高達10.7%。

台灣也同樣,從1990年勞動報酬佔GDP比重為51.4%,到2005年降到45.8%,明顯下降約5%,這都是受到開發中國家,主要是中國釋出大量廉價勞動力的結果。


問:為什麼反對開放12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

答:

一座12吋晶圓廠造價至少1000億,一旦開放12吋晶圓廠赴中投資,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及DRAM廠至少有五家以上,甚於同業競爭及成本考量,勢必都會赴中設廠,每一家設一廠,至少就會有5000億以上的資金外移,設2座就有上兆資金外移。根據資料,我國12吋晶圓廠截至目前已有17座量產中,6座建置中,規劃中的有16座,如果規劃中的16座,因為成本考量,都移往中國,則會有16000億資本外移。上兆資本外移的結果,不用經濟學者說,一般老百姓也了解,以台灣現在的經濟情況,能夠承受5000億甚或上兆資金快移?以台灣2006年及2007年的平均每日交易規模大約1000億來看,可以說,失血5個台灣股市的交易規模!對台灣的影響由此可見。


問:爲什麼許多專家學者和企業組織代表卻贊成開放?

答:

開放12吋晶圓對個別廠商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對台灣的整體產業及經濟發展卻是致命傷。台灣對中國開放觀光客,以交通部的樂觀期待,一年可以賺到一年300億(學者的估計是10億/年),但是,卻一下子要開放10000億資金赴中國,10億換10000億,請問這個算盤怎麼打的?

至於有人主張要比照開放8吋晶圓外移,主張台灣可以保有下一代製程。事實上,12吋晶圓廠的下一代製程,至今仍在研發中,到目前為止仍未能成形,何時能研發成熟還沒有把握,5年後能否發展出來都還不一定。全球現在也只有Intel, IBM, 韓國的三星有能力,但是,下一個製程(可能是16吋)的資金需求極為龐大,一個廠可能就要上兆台幣,目前連英特爾等三個廠都還必須合資才有能力興建,台灣要有能力興建下一代製程晶圓廠,還在未定之天!所以,如果開放12吋晶圓,就是開放最高製程的晶圓,對台灣的殺傷力極大!

這等於是宣布了台灣晶圓產業在全球龍頭的戰略地位,將拱手讓給中國。曾經讓台灣引以為傲的晶圓產業在台灣的黃金時代將告結束!這個台灣經濟上的重大挫折,終結台灣在全球晶圓業重鎮的地位!


問:開放投資中國上限到底對誰有利?誰來保護小股東的權益?

答:

根據政府公布的資料,有52家企業已超過40%上限,110家投資中國的比例已經快達到40%的上限,馬政府此舉係為這162家公司解套,甚至為52家已違規的公司「公法化」。這是典型的「債留台灣錢進中國」,因為這162家公司大部分到達上限的原因係因為虧損累累導致淨值一直下跌,因此,在投資額不變下就已濱臨上限。因此,台聯指責,馬政府只知為虧本累累的企業解套,卻不顧小股東的權益,及台灣整體的利益,完全是只為資本家服務,棄人民於不顧。

上市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政府有責任應該保護小股東的權益,不能一再放任小股東將資金搬出去,賠錢後是小股東受害。任何一個政府的政策都必須審慎評估,尤其是對上市公司的措施,必須考量小股東的保護措施。

目前的上限,資產淨值五十億的公司上限為40%,五十億至一百億的公司上限30%,一百億以上的公司上限20%,如果如馬政府所言,將全部開放至60%,則淨值一百億以上的公司,將可以流出淨值的四成至少4000億的資金,這個金額相當可關,如果用最保守的平均流出二成來估計,以2006年上市公司總淨值為10兆來看,將至少會有2兆資金流出。像這樣,到底是錢進台灣,還是錢進中國呢?

問:一昧開放的後果為何?為什麼政府一意孤行,要持續開放?

答: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我國核准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累積金額已經達到690億美元,遠高於核准對其他國家投資的574億美元,占總對外投資比重達54.58%。若將對香港及經由第三地轉投資金額保守估計加總,則對中國投資金額佔總對外投資金額比率將更高達76.13%。而我國的國內投資率更是持續下降中,遠低於日本、韓國等國家。根據二oo五年美國國會的報告,中國的外資累計共有5800億美金,其中超過一半是來自台灣。

問:過去八年加速開放的結果如何?答:

過去這幾年,台灣已經飽受痛苦了,像:

加速資金外流
失業率持續上揚:不僅勞動密集產業工作減少,高科技密集產業工作機也將減少
實質薪資所得持續下滑:2008年 1至 3月受僱員工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 3萬 4375元,與去年同期 1至 3月相較,負成長 1.87%,創下歷年最大跌幅。
加速所得差距惡化


問:開放銀行赴中國,有什麼後果?

答:

台灣的銀行吸收台灣人民的存款,如果赴中國設分行,在中國放款給在中國的企業或台商,造成的呆帳將是台灣人民存款的損失。根據數年前美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公司對中國銀行的研究報告,其壞帳率將近五成。另方面,如果因為中國經濟動盪造成分行倒閉等問題,在中國的債權人可以向總行追訴求償。目前銀行“登陸”最大的障礙是中國不與我國簽訂“金融監理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無法前往中國查核銀行相關的財務等狀況,將使得風險無法控管。因此,如果台灣的銀行真的要赴中國,應該是設立另一個銀行,在中國吸收存款、放款,將風險與台灣區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