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國策智庫談「台灣金融業西進風險」

(本報訊)新台灣國策智庫於今日(10/18) 舉辦「中國經濟與台灣金融業西進風險」時事座談會,深入探討中國目前經濟局勢,及我國政府大幅開放金融業者西進中國之風險。與會專家學者針對馬政府兩岸金融往來的過度寬鬆提出批評,並分析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通貨膨脹壓力高漲,房市與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面臨泡沫破滅邊緣下,我國執政者卻全然無視於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風險,盲目對中開放。新台灣國策智庫吳榮義董事長分析,中國高達21.5%的存款準備率,已經造成中國企業的資金發生斷鏈,中國溫州近來出現企業向銀行借貸無門,改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最後企業負擔不起高額利息,而出現倒閉潮,負責人甚至連夜跑路,這些現象正是整體中國經濟情勢嚴峻的一大縮影。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表示,「中國是一個金融風險很高的市場」,呆帳率過多情況一再發生,一度高到30%、40%,中國經濟問題至今仍在,如果中國再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的銀行有中國政府救,但台灣的銀行只能自救,甚至會把風險燒回台灣。大陸地方債務、不動產泡沫危機及中小企業倒閉風潮已現,此刻台灣金融業大舉西進,只讓會台灣的銀行變成最後一隻白老鼠,但最後一隻倒楣的老鼠還是人民。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指出,國內銀行西進中國有三種風險,包括政策風險、國內風險,以及經營風險,其中又以政策風險最高。而依中國規範,一家分行最低營運資金為3億人民幣(等於14.4億台幣),開業後每增加12.5億人民幣業務,需再增加1億元資本(等於4.8億台幣),也就是若想在中國開10家分行,起碼總行要先有144億的資本,遑論設立子銀行或併購本行,國內金融業者到中國設行,實不應過於樂觀。

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也對中國的金融業發展感到憂心,張教授表示,目前國際局勢皆評估中國金融及經濟問題,房地產及股市泡沫化,貨幣增加及通膨相當嚴格,在中國金融政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此刻開放台灣金融業到中國承做授信業務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則說,自由經濟強調倫理道德及信用,中國連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西進中國有如「飛蛾撲火」,所有台灣在中國的金融機構隨時有崩潰的可能性。吳榮義董事長表示,金融政策核心價值的安定、安全、道德是最低標準,中國政府連這點都做不到的話,如何能為我國銀行赴中國經營做出基本的政策保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