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文學的翅膀遨遊「旅行臺灣文學特展」


圖:日本時期引進台灣的第一批摩托車,大大改變了旅行書寫的形式及內容。
(台南訊)國立臺灣文學館5 月25日起展出「乘著文學的翅膀─旅行臺灣文學特展」,依照時間分為清朝、日本及民國三個時期,80多件展品顯示各時期旅人對於臺灣的旅遊書寫。為創造更多看展樂趣,展場入口有手機互動操作,體驗臺灣古地圖為背景的動畫小遊戲;另外還設計牛車、摩托車及汽車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暗示旅行書寫的轉變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

展場中有一臺戰後初期由腳踏車為骨架改裝而成的古早摩托車,造型古錐,立即成為全場的焦點。活動承辦人員表示,機車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首次出現臺灣,當時是在腳踏車的骨架「頂桿」裝上「汽油箱」,在「踏板」、「鏈輪」之上加裝「馬達」引擎而成,在當時可是有錢的醫生才買得起的高檔交通工具,等級有如現代的雙B。

日本時期機車的出現大大拓展旅行的路徑與方便性,摩托車旅遊開始出現於文學作品中,如吳萱草〈關子嶺遊草〉詩中提到作者騎乘摩托車上關子嶺:「山花隨處開紅白,野草迷離半綠黃。摩托車奔載清夢,臥聽人說入雲鄉。」觀眾可以閱讀到摩托車意象進入二十世紀初葉古典詩的驚艷感。

臺文館館長李瑞騰介紹這次特展的內容,展場共分三大區塊,清朝時代1684年,臺灣正式納入清國版圖,臺灣在唐山渡海來臺的宦遊文人眼中,處處充滿驚奇,彼時的臺灣遊記,如李達時的〈龜崙道中〉、郁永河的〈裨海記遊〉,反映他們的臺灣觀察與旅人之眼。

來臺採硫的郁永河,酷愛旅遊,寓工作於娛樂,堪稱第一代的商務旅行,特展中並將郁永河來臺旅遊路線製作成互動裝置,點選不同的時間,就知道在4個月當中,郁永河趴趴走到了何處。

接著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殖民化帶來現代化及都會化,鐵公路交通路網逐漸發達,摩托車的引進,大大拓展旅行的路徑與方便性;此一時期的旅行書寫,在傳統的寫景抒情之外,也留下臺灣現代化過程的記錄。展出作品有張深切的《文藝作家簽名真跡》、王炳南的《北嶼鈞客吟草》、龍瑛宗的日文著作《臺灣一周旅行》,由不久前辭世的作家陳千武翻譯,皆為此時期的文學代表作品。

第三階段來到民國,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歷史進入新紀元,新一批大陸移民、作家遷往臺灣,臺灣旅行書寫注人懷鄉思人、託興寄寓的新元素。展場展出的張默所寫的〈半屏山,讓我輕輕鬆鬆的陪你走一段〉、杜潘芳格的〈太平山看日出〉等,都是此一時期的作品,而解嚴之後,旅行與商業、文化產業、生態連結,新世代作家崛起,拓展更多旅行書寫的面貌。

策展人表示,特展共展出80多筆文物,18筆手稿,多數是臺文館珍貴的典藏品,年初在臺北國際書展展出時,部分文物是掃瞄後展出,像張深切的「文藝作家簽名真跡」,此次在館內以真跡展出,更顯難得。

為創造旅遊的行動感,展場最後並設計了「文學館站」,營造火車旅行的意象,入口有日本時期的臺灣旅行郵戳,包括基隆車站、臺北風景、礁溪車站、臺中車站、臺南車站及鵝鑾鼻等,可蓋印留存紀念,而火車站內也設有閱讀區,現場有全臺文化局編印的旅行文本及旅遊資訊,可讓民眾坐下來慢慢欣賞。

乘著文學的翅膀「旅行臺灣文學特展」,自5月25日至10月21日在臺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B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參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