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還未做好轉型準備

作者:莫聞

水利署最近接連爆出弊端,先是前第七河川局長張良平、第六河川局副局長謝瑞章,接著是副署長楊豐榮、署長楊偉甫;在台灣陸續承受風災的8月,格外諷刺。水利署明年將脫離經濟部轉入環境資源部,對水的態度勢必要從「用水」轉為「惜水」,如今問題不斷,顯示水利署還未做好轉型的準備。
據報導,楊豐榮說和廠商打麻將、一同出遊是署裡的「風氣」,依我看,他們把水當金礦,彷彿社會新聞中一再出現的「不肖子」,老是想著要怎麼從「母親」之河逼出錢來,才是水利署真正的風氣。
水利署現在是隸屬經濟部,為了「經濟發展」用盡手段幫工業部門找水,一直是把水當作生財工具;部分公務員和業者利益同聲一氣,把水當金礦挖的「風氣」深入骨子裡去了,就連治水防洪,也是猛灌預算,想著要怎麼發作更多工程,在母親之河裡淘石挖砂、灌漿鑄泥,一副錢多到花不完,治水可以到處撒錢的陳光標模樣,讓廠商猛抱大腿、同樂、甚至行賄,也就不足為奇。
但是,這種風氣,也是社會大眾縱容民意代表給寵壞的。
每逢水災風災,上游就要怪罪邊坡沒有水泥牆,不夠穩,下游就要怪罪堤防不夠高,擋不了水,大家想的都是如何束水,把水約束在固定的範圍。於是,8年800億治水預算、乃至灌到1410億,莫拉克災後1200億等等,種種束水的工程,就在民代受綁樁質疑、環團期期以為不可、民眾默許的情形下通過。
環保團體像「水患治理監督聯盟」這樣的民間組合,一向深知,水,就是要有空間,要滯洪,要盡量減少不透水鋪面,要能涵養健全的生態系統,這些都有助於留住水,讓水與人和平相處。
因此,他們多年來努力和政府單位溝通,不是所有的治水都要靠工程,有的地方做了比不做更差(例如有的水泥設施在下次水災來時垮了,衝入水體成為新的災害源),努力的推動「滾動式評估」,讓水利單位可以不必受到考績的壓力,稍稍脫離非要把預算花完才算有做事的官場文化;也推動「生態檢核表」,讓施工單位可以思考用兼顧生態的方式執行;也推動資訊公開網站,讓民間可以清楚看到工程發包到哪裡,錢花到哪裡去。
只是,這些「惜水」的例子,只有在8年1410億的石門水庫集水區計畫和易淹水地區整治計畫中推動得還算有些進展,但即便如此,大部分仍著重水泥工程的思考模式,或者經費沒有分配到真正的易淹水區,更遑論其他計畫,還有許多路要走。
台灣治水需要改變的是觀念,要加入更多元的解決方案,更需要請聽不同領域人們的聲音。對那些樂於與民間溝通,推動民間參與機制,願意改變,每日兢兢業業的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的公務人員,也要給予掌聲。期待趁著這次弊案曝光的機會,可以讓水利單位內部形成正向的轉型,讓花大錢發包工程為主的治水文化在官府裡式微,讓生態化治水、透明化治水的機制壯大。
這樣,合併到環境資源部的水利單位,才有機會發揮環境治理的效能,以「惜水」的姿態迎接接下來嚴峻的環境治理挑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